close

過敏體質小兒多熱 採三伏貼改善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7/01 00:07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小兒過敏患者的體質與成人病患有差異。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兒科主任申一中指出,大體上說,小兒患者偏熱的情況多,成人則偏虛寒者較多。

申一中指出,小兒陽氣盛,偏熱者多;成年過敏患者,通常久病較虛,兩者治療用藥不同,需視個別患者的狀況而定。例如若屬於偏寒者,多見鼻涕、痰呈稀水狀,怕冷,鼻水流不停,排便稀軟,治療常溫中散寒,偏熱者多需清肺熱。生活方面,建議留意清潔家中潮濕的角落。潮濕、少清洗的地方聚集較多過敏原,也是影響氣喘的發作的因素之一,減少接觸過敏原是最主要的預防方法。

全球氣喘盛行率逐漸增加。台灣孩童氣喘盛行率約為10%左右,孩童氣喘發作年齡一般有兩個高峰,分別為學齡前3至5歲及青春期11至12歲時,本身家長有過敏或氣喘體質者,更當特別留意家中孩童是否有出現呼吸哮喘聲及夜間或清晨是否有容易持續咳嗽等症狀。

整理舊被單衣物時民眾常無形中接觸到更多過敏原,是氣喘發作的常見原因。除此之外,部分化學致敏物如殺蟲劑、清潔劑、油漆;空氣污染、油煙,病毒感染都可能是誘發氣喘的因子,這些誘發因子如同點火器,氣道發炎到了一定程度,便是氣喘發作。醫師建議,若是家中已有氣喘兒,氣喘孩童可考慮在平時養成溫和運動習慣,以增強肺功能和體適能。

「三伏貼」是中醫改善過敏疾病的絕招之一,但在現代工商社會,常有民眾無法在特定的時間到醫院治療,不少患者無法依照傳統在三伏天進行;北市聯醫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兒科主任申一中指出,7月起至二十四節氣的「白露」前其實都能進行三伏貼。

申一中表示,三伏貼所用的藥為白芥子(下左圖)、延胡索(下右圖)、細辛、甘遂等藥物。依一定比例磨粉,混合薑汁做成藥泥後,貼在背部穴位上1至4小時。敷貼時皮膚多半會有搔癢或燒灼感,此屬正常反應。若在敷貼期間出現皮膚過敏反應,或是皮膚搔癢、潮紅難忍、起水泡等狀況,則需立即停用。敷藥當天不可洗冷水澡、游泳,有感冒、肺部感染、發燒、咽喉發炎、皮膚破損、嚴重心肺功能不足、孕婦以及一歲以內嬰兒,都不適於接受三伏天敷貼。

當夏至以後的1個月左右,地球積溫達到最高,也是最熱的時候,三伏天的時間就在此時,所以也說「熱在三伏」。一年二十四節氣中,小暑到立秋是最炎熱、陽氣最旺的時候,俗稱伏夏,「三伏貼」就是在傳統三伏天時,將「中藥餅」貼於特定穴位的一種方法。

中醫認為,肺與皮毛相表裡的原理,在三伏天天氣最炎熱的時候,體內陽氣最旺盛,毛孔最開張,選用一些助陽開竅、怯濕化痰的藥物,通過穴位敷貼的方法,使藥物由體表到經絡,由經絡入臟腑,就可達到「冬病夏治」根除病源的目標。藥餅貼敷在背部腧穴,藥物經皮膚吸收,達到預防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發作並可降低外感的頻率。

中醫特別強調夏季調養,利用陽氣旺盛的特點,來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使一些冬季常發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等病情好轉,甚至不再發病,此即「冬病夏治」的觀念。

今年初伏為國曆7月14日、中伏7月23日、末伏8月13日。申一中表示,不方便在三伏天治療的民眾7月起至二十四節氣的「白露」皆可以詢問就診醫師,必要時彈性進行治療。市立醫院7至8月間於針灸科門診提供穴位敷貼治療。

source: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701/128/2u8ym.html

arrow
arrow

    cobb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